【论道网】布局与解构:泛北部湾股权投资
时间: 2013-09-13     来源:论道网    

 550×347

第一届泛北部湾股权投资论坛现场

 

【中国-东盟博览会迈入“钻石十年”,首开股权投资主题论坛。在10年1700亿美元投资贸易总额的时代巨幕下,“第一届泛北部湾股权投资论坛”放眼东盟,聚焦泛北,环视国内,显示出广西已升级跃进更高梯度的市场空间,向着多层次金融领域纵深发展的目标及信心。产业经济大转型叠加资本市场大变迁,低迷缓行的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广西处于怎样的坐标位置?以下论道网将为您独家解题。】 

  9月5日下午,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一届泛北部湾股权投资论坛”在南宁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论坛以“开启创新引擎,投资泛北新未来”为主题,来自广西区内外政界、学界、金融界和企业界的200多位专业人士共同对话,探索泛北部湾区域创新型经济及风险投资的政策走向,寻找广西经济新增长点,挖掘本土优质中小企业项目,促进投资机构与企业互动对接。 

  活动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主办,广西中小企业网、广西北部湾股权托管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北部湾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办,论道网等协办。自治区人大财经委主任章远新、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自治区医改办主任韩庆东、北部湾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张成、广西中小微企业金融促进会会长、民生银行南宁分行副行长莫小锋、广西风险投资研究院联合院长、中时鼎诚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吴西镇、北京美茵海默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马耕军、广西北部湾股权托管交易所业务总监周泉、广西中小企业网总经理汪苏文在活动环节中分别发表了主题讲话。 

  解析广西股权投资市场形势 

  淌过全民PE的狂热之潮,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由于宏观调控已经持续4年走低。在国内外经济处于下行风险的环境中,低位运行的广西资本市场正随着逐渐明朗的十八大新政及改革方向,迎来逆势上扬的历史机遇。 

  但客观事实不容乐观,当前广西的私募股权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差距较大。广西中小微企业增长乏力,融资高度依赖银行贷款,资本形成能力弱,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高。目前广西只有30家左右上市企业,其中22家是在2004年前上市。在创业板上市或正在创业板排队上市的众多企业中,还没有广西企业。 

  北部湾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张成在会上披露,截止至2013年6月,广西共有16支股权投资基金,包括创业投资(VC)基金、私募股权投资(PE)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外商创业投资基金、区(市)引导基金引导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等。 

  2012年广西股权投资案例6起,投资金额1.98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案例总数的金额总数的0.9%和1%,均居于全国的下游发展水平。 

  在融资渠道服务方面,广西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需求增速明显高于资金供给,上市企业无论是数量、股本、市值、融资额都只占全国的1%左右,经济证券化率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广西现有备案的股权投资机构才16家,跟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资本市场总体规模不大,市场主体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市场发育相对缓慢,市场功能发挥不够,后劲略显不足。 

  从宏观区域环境来看,2008年1月14日国务院通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这也是广西经济社会加快开发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经济建设、临海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沿海港口开放建设、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任重道远的北部湾新一极,要成为南中国经济高地,挑战大于机遇。 

  总体来说,北部湾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现代大工业少,高技术产业薄弱,经济要素分散,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心城市带动;港口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集疏运交通设施依然滞后,快速通达周边省特别是珠三角大市场以及东盟国家的陆路通道亟待完善,与经济腹地和国际市场联系不够紧密;现代市场体系不健全,民间资本不活跃,创业氛围不浓;近海地区生态保护及修复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才开发、引进和储备不足等。 

  根植于当下北部湾经济区的广西市场主体,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还相当滞后。要吸引众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VC/PE机构和从业人员首先要承担起对市场主体进行启蒙、教育和宣传的义务。要让广西市场要素相信资本投资的功能作用,相信资本投资是促进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引擎。 

  此外,广西股权投资基金业起步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例如监管体系不完备、专业人才稀缺、投资文化不成熟等等,需要政府和业界共同努力解决。 

  多层次资本市场下的股权投资机遇 

  当前正值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方向与资本的力量,对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由于IPO审核暂缓及财务核查风暴,部分IPO项目知难而退,但仍有逾700家企业深陷IPO“堰塞湖”。与此同时,不少拟IPO项目转觅并购通道退出,由此引发新一轮并购热潮。在制度设计层面,从扩容“新三板”及升级交易制度,到各地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的设立,监管部门大刀阔斧锐意改革,为优秀的VC/PE机构打开一片新天地。 

  8月3日,被称为“资本市场最后的制度性盛宴”的“新三板”扩容获得国务院批准,引来金融、投资界的全体热议与追捧。中国证监会称,“新三板”定位于为成长性、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股份转让和定向融资服务,将有利于加强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促进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缓解主板、创业板IPO压力,稳定市场预期,并且不会对股票市场构成资金分流。 

  与传统“老三板”相比,“新三板”主要是为未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不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即便融资也是以定向募集为主。证监会还表示,我国股市的长期投资价值非常明显,应坚信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坚持长期投资。 

  以此为前提,“新三板”公司侧重长期回报,恰好为个人或机构价值投资提供了新平台。而“新三板”制度的确立,使得挂牌公司的股权投融资行为被纳入交易系统,同时受到主办券商的督导和证券业协会的监管,比投资者单方力量更能抵御风险。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搭建,对于投资新三板挂牌公司的私募股权基金来说,成为了一种资本退出的新方式。 

  资本市场老树发新枝,同样拓宽服务面的还有当下备受瞩目的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 

  现在前海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已达1800家,挂牌势头之猛超国内其他地方股交所。截至8月20日,前海共批复入区企业1465家,注册金额达1669亿元。其中,金融企业超过1000家,股权投资类企业中,不乏国际知名机构。 

  截至9月7日,经由广西中小企业网受理服务,已有5家广西企业在前海挂牌成功,登记筹备挂牌的中小企业10余家。广西小微促进会会长、民生银行南宁分行副行长莫小锋介绍说,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条件好的极少数可以到创业板融资,而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的出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又一个融资新渠道。 

  众多企业抢滩前海这个“珠三角曼哈顿”,除了看重“比特区还特”的地缘优势,更重要的是,前海股权交易所属于前海的要素交易平台之一,企业在前海股权交易所交易,将成为企业品牌推广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关专业人士指出,深圳前海“金融创新”的亮点,不仅在于打开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通道,实现境外人民币回流。同时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支持下,完善其他相关产业链,具化深港合作,从法律、税率、融资成本、人才机制上都具备相当优势。 

  广西本土以及外来进驻的股权机构,可通过组织中小企业赴前海挂牌,提供私募、个性、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在商业银行和沪深交易所外,实现资本增值。并以此作为战略跳板,让企业家紧贴“现金”思维投、融资,双向对接香港及内地,实现战略发展。 

  北京美茵海默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马耕军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仅仅有20年左右的时间,考虑到采用审批制的国内资本市场的谨慎态度和上市的相对严格程序和限制,具有注册制性质并且成熟的交易活跃的海外资本市场应该是中小企业融资企业一个良好的选择。东盟国家中有一个非常国际化的资本市场,新加坡交易所,可以满足投资者和融资企业的上述要求。 

  广西北部湾股权托管交易所业务总监周泉则表示,场外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主板相比,进入门槛较低,对企业强制性约束较少,企业选择更为灵活。 

  新引擎如何找到新未来 

  金钱永不睡眠,手握热钱的投资者四处猎取好项目,好项目也一直在苦苦寻找“金主”。在活动现场,广西中小企业网总经理汪苏文进行了项目路演。广西风险投资研究院联合院长、深圳中时鼎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西镇从自身亲历的投资案例说起,认为无论有怎样的诱人规划和规范的可能性,所有的问题都必须回到起点,那就是钱。一家公司能获得的投资绝不是单纯的PE投资,应是产业资本与前瞻性的风险投资资金。 

  风险意味着变数。四万亿投资的一剂猛药失效后,中国的企业家普遍感觉到了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危机。经济下滑和行业寒冬,让PE对企业的股本回报要求更严格,对尽职调查也周详谨慎得多。在投资回报倍数和市盈率估值不那么精确的情况下,PE们通常采取控制入股价来进行风控。所以股权投资在这个时候面临不是X倍市盈率的问题,而是X倍以下的市盈率可以选择更好的投资。 

  这当中隐含着乘数效应。从这个逻辑角度来延伸,乘数效应不是一劳永逸,它还包括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只有这些相应的配套措施发挥了功效,才会产生效力。即,PE的核心价值是能为企业做什么。 

  与资本进入相对应的资本退出。退出机制,广泛被选用的往往是股票上市退出、管理层回购、兼并收购以及破产清算等,最理想的是通过上市退出。由于主要退出通道IPO审核暂缓,并购退出模式开始大行其道。产业基金进行收购算是一个能够保全的退出方式,而管理层回购则风险重重。 

  2010年5月6日,南宁联合创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通过广西联合产权交易所,成功卖出对广西百洋的投资股权,成为广西首单成功退出的风险投资。该笔投资历经一年零三个多月,500万元的投入换来1920万元的产出,年化投资回报率为227%取得284%的投资收益。 

  但迄今为止,广西PE/VC的成功退出案例仍鲜见公开披露。随行业监管力度加大,本土市场进一步优化,在准混业、大资管成为现实的背景下,广西泛北部湾如何全面提升股权投资发展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破解募资困局,开启品牌化和专业化的新未来,值得深思。(文/曾玉梅)



网友评论: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